行業應用INDUSTRY APPLICATION
在發展中求生存,不斷完善,以良好信譽和科學的管理促進公司迅速發展在澳大利亞的礦業和土方工程領域,Bonnyview 公司與 ALLU 的長期合作,積累了不少礦山現場處理的實用經驗。作為當地從事礦山剝離、礦渣處理等業務的公司,Bonnyview 借助 ALLU 的篩分破碎設備,在復雜的礦場環境中實現了物料的更優利用。這一合作模式,為面臨諸多挑戰的中國采礦業提供了一些可參考的思路。
一、采礦業的現場處理難題
采礦業在物料現場處理環節,存在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
(1)資源回收方面,不少礦山在剝離過程中產生的廢石里,常會夾雜著可利用的礦料,但由于傳統篩分設備精度不夠,很難將這些礦料有效分離出來,導致這部分資源只能隨廢石一起堆存,不僅造成了浪費,還增加了堆場的壓力。
(2)成本控制上也有困擾。很多礦山需要把原礦運到固定的破碎站進行處理,長途運輸不僅消耗大量燃油,而且礦料的含水率變化還容易導致設備堵料停機。這不僅增加了運輸成本,還可能影響處理進度。
(3)設備適應性也是個問題。露天礦場的物料成分復雜,里面可能有巖石、黏土、金屬雜質等。傳統設備在遇到高黏度礦渣時,容易出現卡堵情況;處理堅硬廢石時,刀片又磨損得比較快,這就使得設備需要頻繁維護,綜合效率不高。
二、Bonnyview 的設備應用實踐
Bonnyview 在澳大利亞的礦山項目中,通過合理使用 ALLU 篩分破碎鏟斗設備,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上述的現場處理問題。
面對礦料分離的需求,ALLU 篩分破碎鏟斗的多級篩分設計起到了作用。鏟斗的篩網孔徑可以根據礦料特性進行調整和定制,能更好地適應不同的分離需求。在處理廢石時,能更有效地分離出其中的伴生礦料,避免了礦料在長途運輸中可能出現的損耗和污染。
對于復雜的物料特性,篩分破碎鏟斗設備的結構設計展現出了明顯的適應性。ALLU 篩分斗采用雙軸旋轉破碎結構,處理含黏土礦渣(濕料)時,螺旋葉片的剪切作用能減少黏結堵塞的情況;處理堅硬廢石時,耐磨合金刀片也能有相對更長的使用壽命(通常可使用至少五年)。這使得設備在處理不同物料時,能減少停機清理和更換部件的次數。
在成本控制方面,現場一體化處理模式有明顯優勢。Bonnyview 將 ALLU 篩分破碎鏟斗設備直接搭載在礦山挖掘機上,在剝離面附近的現場就能完成破碎、篩分、分離等作業,省去了建設固定破碎站的投入,也減少了運輸環節的成本和麻煩。
叁、對國內礦業的借鑒意義
Bonnyview 的這些應用經驗,為中國采礦業優化現場處理提供了一些可借鑒的方向。
在提升資源回收率方面,要根據不同礦種的特性,選擇能夠靈活調整篩分精度的設備。不同礦種對篩分精度的需求不一樣,合適的設備能避免因處理方式單一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尤其是對于伴生礦資源豐富的礦山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
推廣現場移動處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成本。將破碎篩分環節放在采礦工作面附近的現場進行,能減少礦料的運輸量,不僅可以節省運輸成本,還能避免因天氣等因素對運輸造成的影響,保證處理進度的穩定性。
關注篩分設備的耐用性和維護便利性也能提高綜合效率。采礦業應選擇易損件更換方便的設備,這樣可以減少維護時間。同時,針對高磨損的工況,選擇合適的耐磨配件,雖然可能會增加一些初期投入,但從長期來看,能減少部件更換頻率,降低整體成本。
四、行業發展的思考
采礦業現場處理的優化升級,關鍵在于通過設備技術的改進,讓資源得到更充分利用,同時更好地控制成本。Bonnyview 與 ALLU 的合作案例說明,一個有效的現場處理方案,需要能提高資源回收效果、控制處理成本、適應復雜的現場工況。
對于中國礦山來說,在當前強調資源節約和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這類以 “減少運輸損耗、提高資源回收” 為核心的技術方案,正逐漸成為行業轉型的可行選擇。正如 Bonnyview 的技術負責人所說:“礦山的效益提升,不僅在于開采出更多礦石,也在于每一個處理環節的優化。”